工程力学

时间:2019-03-08来源:南航航空宇航学院点击:1643
1、学科概况
20世纪60年代初,著名力学家张阿舟在我校开始招收结构强度和振动方向的研究生,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工作。70年代中后期,原航空工业部在我校重点投资,建设了专用实验室,配置了一批较为先进的设备,建立了结构振动研究室和结构强度研究室。1981年,首批获得固体力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90年,获得振动、冲击与噪声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后,在原振动、冲击与噪声学科和固体力学学科基础上建立了本学科。2000年学校院系调整后,陶宝祺院士创建的智能材料与结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并入本学科,更强化了本学科的优势。本学科现是国家重点学科,设有“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在老一辈学科带头人张阿舟、朱�懋、樊蔚勋、陶宝祺等带领下,本学科在结构振动分析与控制、复合材料结构力学、结构试验技术、智能材料结构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防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各种重要奖项,成果已被应用于某国家重点工程。

2、优势与特色
本科学始终瞄准国际上工程力学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前沿,以力学理论为基础,以航空宇航科技为依托,以创新成果推动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为宗旨,具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及多学科交叉等优势和特色。本学科现有工程动力学理论及应用、振动控制与振动利用、大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工程结构力学和智能材料结构五个主要研究方向。其中,工程动力学和振动控制与利用两个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成果,并被应用于型号工程;基于弹性波理论的超声电机技术研究已实现从原理样机到产品化,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以先进飞行器为背景的智能材料结构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居国内领先水平;工程结构力学方向在三维破坏力学、复合材料结构耐坠分析、飞行器结构完整性评估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成果已被用于国家重点型号研制中。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将结合我校承担的S863项目、国家重点型号研制和国防预研任务在理论和应用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其中居国内领先水平的航空智能材料结构研究将向实用化跨出一步,处于前沿领域的纳米力学研究可望取得突破。

3、学科队伍
本学科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学术队伍。院士1名、特聘教授2名、教授22人、副教授15人、中级职称11人、实验室人员6人。队伍结构合理,已基本完成了学科带头人的新老交替,一批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迅速成长起来。著名的振动工程专家赵淳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海岩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郭万林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受聘为本学科的“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裘进浩受聘为“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许希武被授予“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4、科学研究与条件
本学科现有工程动力学理论及应用、振动控制与振动利用、大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工程结构力学和智能材料结构五个主要研究方向。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通过“十五”以来重点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的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目前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飞行器结构力学与控制”。“十五”以来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5项、面上项目50余项,并完成了许多国防科研项目,研究经费累计达6000余万元,目前在研经费2000余万元,充分显示了本学科在国内的前沿地位。
5、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完善的培养机制,确保能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的完成人才培养任务;一批优秀的博士和硕士毕业后充实到了国防建设和国家建设的前沿科研队伍中。2003年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一篇,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一篇。2004年通过了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的验收,2005年江苏省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验收,更一步完善了人才培养的条件。
 
6、学术交流
本学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因此而有多个国内学术组织挂靠在学校,是全国性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的挂靠单位。经常性的组织国际和国内的学术会议。代表我国振动界组织了本学科多次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和全国性学术会议。每年都有一批专家学者参加本学科的各种国际学术交流。
分享: